关灯
护眼
字体:

338.第338章 内忧外患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钱乙继续说道:“微臣斗胆,还是将陈大人送回去吧,家里人也能见上一面……”皇帝点点头,无限的叹息,“好端端的怎么会?”

    见众人的神色依然是惊疑不定,喝道:“尔等都听清楚了吧,这陈炜是脑卒中,并非中毒!”

    众人都战战兢兢,“臣等不敢!”这一场宴席终究是不欢而散。

    散去之时,众人的神情各异,明显是不相信皇帝的说辞,都认为是这陈炜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,被灭口了!之前高太后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,早就有人猜测背后的主事人就是皇帝,这一下,众人更是笃定了,对皇帝的失望更甚。

    高太后也知道了这消息,实在是有些震惊,想不到皇帝居然下得了手,也不禁黯然,可知皇帝的狠辣,为了掩盖自己做过的事情,居然狠毒至此,暗暗的有些愧疚,就命人赏赐一些金银,以示安慰。

    高太后的脸上均是怒气,这个不争气的担心,他知道不知道,大宋已经经不起折腾了!看来皇帝为了自己的所谓的丰功伟绩已经失去了理智!牺牲这陈炜也在所不辞!

    虽然太后也想要陈炜的命,却没有想过用如此激烈的手段,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,开战在即,这不是要寒了所有将领的心吗?陈炜在军中的声望颇高,定会影响士气,也会激起对皇室的不满,带着这样的情绪,怎么能奋勇杀敌?

    高太后微微的叹息,难道这苦苦支撑的江山,真的要败落在宋神宗的手中?想起这内忧外患,实在是叫高太后的心力交瘁。

    自从这宋仁宗之后,大宋内忧外患,实在是慢慢地耗尽了怨气,先是,西夏的元昊称帝,宋夏战争轰轰烈烈展开,最终双方都大伤元气,特别是宋朝,除向辽朝给“岁币”外,又要每年向西夏“赐”岁币,凭添了经济负担。不仅边事吃紧,宋朝国内又爆发大小不一的“起义”,沂州的王伦和商州的张海等人揭竿而起,很让北宋君臣伤脑筋。内忧外患之下,范仲淹上呈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,宋仁宗开始了“庆历新政”的改革,中心点在于整顿吏治。但折腾了不到一年,范仲淹、韩琦等人悉被罢出朝廷,最后以“朋党之争”的定论结局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宋仁宗统治时代,北宋名臣辈出,仁宗皇帝本人也“恭俭仁恕”,非刻薄寡恩之君,所以其统治时代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忠直之臣,当然,作为搞政治的臣子们,秉性脾气不尽相同,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欠和道德“瑕疵”,但大体上还是良臣多,奸臣少,范仲淹、韩琦、吕夷简、晏殊、薛奎、杜洐、包拯、文彦博、富弼、狄青、欧阳修等等,或文或武,皆一时人杰。此外,文学、哲学以及科技方面,柳永、宋庠、梅尧臣、苏洵、蔡襄、周敦颐、二程兄弟、沈括、毕开等等,皆是生活于宋仁宗时代,真可用“灿若群星”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各类人才。

    历史的真实,总出现“好人无好报”的现象。宋仁宗如此一个仁君,在位四十二年,竟然一个儿子也没有。继承人问题是帝国最最重要的事务,在大臣韩琦、司马光等人的坚持下,宋仁宋只能立其堂兄濮安懿王的儿子赵宗实为太子,改名赵曙。转年,公元1064年,宋仁宋病死,其堂侄赵曙即位,是为宋英宗。

    宋英宗身体很差,精神上也有遗传毛病,他在位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是类似明朝“大礼仪之争”,即英宗想把他死去的生父濮安懿王也升格为“皇帝”,朝臣们为此大打出嘴,争执不休。最后,宋英宗还是未敢追尊其生父为“皇帝”,只是把老爸的坟园称为“陵”。比起明朝嘉靖皇帝为此事杖死十来位大臣的王八蛋行为,宋英宗要仁义得多。英宗皇帝仅在位四年即病死,其长子颍王赵顼继位,是位宋神宗。

    此时,宋朝的国力已大不如前,方方面面都呈江河日下之态。首先,宋朝对“士人”太好,“恩赏”太厚,整个官僚机构臃肿得不行。宋朝帝王仍比较“厚道”,从来不怎么想“消肿”机构,总是慷慨地赠予大臣金银珠宝,“班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