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0章 以赐田之租充禄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用过简单的生日午膳,朱由校便回到正房明间榻床小憩,看着任蓉蓉依旧在旁小心的伺候着茶水,心底有一丝丝的触动。

    “皇上,蓉蓉给您捶捶肩吧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一直没有适应别人的殷勤伺候,摆摆手,“一个人在这住得惯吗?”

    任蓉蓉站在下首,丝毫没有自己才是主人的觉悟,“以前义父便不常住外宅,蓉蓉就一直独自居住,这里什么都不缺,皇上又间有赏赐,是蓉蓉以前想也不敢想的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不记得自己有赏赐,想来是王承恩帮着办的,也不拆穿,“你义父多久能回?”

    “按脚程,义父应该到河南了,差事顺利的话,在正旦节前可返京。”

    点点头,朱由校表示了解,接着端起桌上的菊花茶,嘬了一口后觉得满口清香,不由想起后世种种饮料,不由异想天开:或许待洋人将制玻璃工艺带到京师后,也可折腾出一个‘保密’配方……

    朱由校之所以像掉进钱眼里,主要是因嗣位以来,先后有支神庙陵寝的工钱、光庙陵寝开工银、辽东饷银及赏银、赏赐亲近大臣及军民和登极大典、上两太后徽号等‘非生产性的礼仪开支’,而且明年紧接着的冠婚、王恭厂和台基厂的研发、火器量产等项预算都不是小数目,这就造成了内帑即将告罄。

    若按照旧例以开设皇店、征矿税等手段来弥补亏空,必将重蹈历史覆辙,更别提增设皇庄这等怨声载道的方法了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皇庄即为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,又称‘宫闱庄田’,始于天顺八年(1464),包括皇帝、太后及东宫庄田,其土地来源有四个方面:建国初期的荒地及牧场、籍没、投献、侵占民田。

    其他几样不论,皇庄危害除了‘管庄官校招集群小,称庄头、伴当,占地土,敛财物,污妇女,稍与分辨,辄被诬奏,官校执缚,举家惊惶,民心伤痛入骨灾异所由生’,便是侵占民田一项。

    明朝土地制度主要承袭元朝,按其所有者的不同可分为官田、民田、学田、皇庄、赐田(诸王、公主、勋戚、大臣、内监、寺观赐乞庄田)、百官职田、商屯、军屯、边臣养廉田、牧马草场(官马放牧之地)、牲地(光禄寺、太仆寺的牲畜放牧地)、城堧(城墙郭旁的余地)、陵园坟地、公占隙地(民间义冢、官仓、坛殿)等等名目。

    官田即国有,由贫民佃种,不允许自由买卖,征收称为田租,科则(缴纳田租的登极和数量)较重;民田即为民间豪右自有,包括新开田、沙塞田、闲田等,允许交易,科则较轻。明初官田占大部分,中叶以后,官田逐渐通过赐田私有化,其科则趋同(通常占收成三成左右)。

    被占为皇庄的民田,除了要负担国家正常田赋之外,还需‘每亩徵银三分’输内帑,这就侵犯了所有者的根本利益。

    皇庄数量在正德时期达到37595顷46亩的巅峰,在嘉靖时曾做过退还,共存‘仁寿、青宁、未央三宫官地六十三处,计地16015顷47亩’;到万历二十七年查出的皇庄有‘丹徒、丹阳、崇明、武进、江都、通州、如皋、泰兴等处田滩26070亩’,已较之前大大减少。

    与皇庄相比,内官、诸王、勋戚的庄田则更多,危害也更大。

    皇帝给勋贵等赐田(通过赐予和奏请)主要从官田中抽取,‘以其租入充禄’,如郑国泰赐田有300顷、福王赡田19000顷。而内官则常打着皇帝的名义纳献民田,虽获一时之利,实陷皇帝于不信之地。

    朱由校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